客服微信号:

农场热线:400-527-725

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稻蟹共作

作者:乡村讲堂 发布时间: 2021-11-27 11:07:36 652 次浏览
  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虽然经济效益不多,但是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比如,共作的鱼虾如何消毒免疫、水稻根苗如何保护?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特别制作了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系列节目,将多种稻田共作模式详细介绍给您。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那什么是稻田立体养殖呢?在我们的印象中,稻田立体种养,就是一边种水稻一边养殖虾、蟹、泥鳅等,现在还有人利用稻田共作鸭、鳝鱼和中华鳖,各种水禽和水产养殖种类非常丰富。这种稻田共作的方式,既能生产出安全优质农产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还可改善生态环境,可谓是一举多得。

  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虽然经济效益不多,但是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比如,共作的鱼虾如何消毒免疫、水稻根苗如何保护?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特别制作了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系列节目,将多种稻田共作模式详细介绍给您。

  【栏目片花】专业的讲堂、实用的讲堂、贴心的讲堂,这里是《乡村讲堂》

  主持人:今天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杨宝林老师。现在杨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您杨老师,和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专家: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介绍稻蟹共作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工措施,既种稻又养蟹,达到稻谷与蟹种双增收的一项高效种植模式。每亩可产优质稻谷350~ 400公斤,优质蟹50~100公斤,扣除生产成本每亩纯收益较常规稻作提高1000 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专家:的确是这样。稻蟹共作是利用了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在稻蟹种养的环境内,蟹能清除田间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 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稻蟹共作水稻生产的全程需要严格控制或限定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客观上成为绿色食品的潜在资源,不仅可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同时也成为各地优质稻的产业化开发,实施订单农业的新渠道。

  主持人:刚刚我提到一点,稻蟹共作模式经济效益好。那除了这个有点,还有哪些呢?

  专家:其实稻蟹共作的优势还有很多方面。还有一个就很重要的就是生态优势:首先,稻蟹共作模式大范围减少了农药和肥料使用,普遍采用太阳能生物诱虫技术,既有效杀灭了稻谷的害虫,又为蟹等提供了部分饵料;同时,蟹还主动摄食水稻的敌害虫、卵,达到生物灭虫,生产出的水稻品质优良。第二稻秸秆还田,灌水腐烂,使有机质转换成蟹的饵料,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蟹的产量,也避免了田间焚烧稻草,减少了污染。三是稻蟹共作模式既可除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蟹的排泄物又是稻谷的好肥料,做到一田两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主持人:这是生态效益优势。还有哪些优势呢?

  专家:社会优势:开发利用了稻田资源,通过稻蟹共作模式解决了冬闲田的闲置,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力,实现了农田收入倍增,促进了农民增收,稳定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保护了粮食安全。其生态式种养也为打造优质大米品牌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拓展了渔业生产空间,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粮渔共赢”的局面。

  主持人:刚刚我们介绍了稻蟹共作的三大优势:经济效益优势、生态效益优势和社会效益优势。不少合作社通过科学利用稻蟹共作模式取得了成功,走上了致富之路。

  主持人: 欢迎回来,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中的稻虾共作。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杨宝林老师。刚刚我们详细介绍了稻蟹共作相关概念。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稻蟹共作技术。那具体如何操作呢?我们请杨老师详细介绍一下。

  专家:首先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这就包括田块的选择和建设。

  主持人:有什么要求吗?

  专家: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壤土的田地,保水力要强,一般10~30亩的面积大小比较合适。我们需要在距稻田外边向田内5~6米的地方开挖一个环形沟,环沟宽度根据田块大小来确定,环沟口的面宽不要超过2米,沟深差不多0.8~1.0 米之内,开挖环沟时可以在稻田一端预留3.0~5.0米宽的坝埂,用于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进入稻田。环沟面积占稻田面积不超过10%。利用开挖环沟挖出的泥土加宽、加高田埂。田埂加高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田埂应高于田面0.6米,顶部宽1米。

  主持人:这里我有一个疑问,螃蟹在稻田里活动,不会逃跑吗?需不需要修建防逃设施?

  专家:需要。在稻田对角处分别设置进、排水口,进水口用60~8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苗等敌害生物进入稻田。排水口用不锈钢丝网蒙住,防止蟹外逃。安装灭虫灯。10亩左右可安装一台太阳能灭虫灯,以控制稻田病虫害。

  主持人: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开始种植水稻了。稻蟹共作的水稻如何种植?什么样的水稻品种适合进行稻蟹共作呢?

  专家:水稻品种要选择一些优质、高产、耐肥力强、茎秆坚韧、抗倒伏、抗病性强、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比如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等。

  秧苗栽插前,在田面四周用聚布网片设置围栏,网高80厘米,下部埋入土中10~20 厘米,将环沟和田面分隔开,以阻止蟹进入田面。

  主持人:在接下来的种植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专家:要注意早播早栽、稀行大棵。

  主持人:什么意思?您来解释一下。

  专家:“早播”是根据水稻播期弹性大的特点,将落谷时间前移到4 月30 日左右。因为早播容易遭遇低温影响,可以采用大棚育秧技术,通过培育多蘖壮秧来促进栽后早发;

  “早栽”是将秧田期控制在25天左右,力争水稻栽后至蟹田提水前有较长的发苗期;

  “稀行”是基于养殖的需要,通过扩大行距,降低栽插密度,来增加鱼、蟹、蟹的活动空间;

  “大棵”是指适当增加栽插本数,获得足够的基本茎蘖苗。秧苗在5月中下旬栽插,稻苗栽插前两三天,在秧苗池中使用1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传播。采取浅水、宽行、密株的栽插方法,并适当增加田埂和环沟两侧的栽插密度,以发挥边坡优势,每亩基本苗6~8万。栽插后田间保持5厘米水位,待秧苗成活15天后,再撤除网片,让蟹进入稻田。

  主持人:这是水稻种植的原则:早播早栽、稀行大棵。说完了水稻种植,我们再来说说如何养蟹。在蟹放养前准备工作主要有哪些?

  专家:(1)清田消毒:放养前15天,加水至淹没田面,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对稻田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同时清除黄鳝、泥鳅等敌害生物。

  (2)施肥培水:放养前7~10天,每亩在环沟中施用有机肥200~300公斤,培育饵料生物。

  (3)种植水草:在环沟栽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以伊乐藻为主,保持水草覆盖面积占环沟面积的40%~60%。

  主持人:做好了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把蟹的种苗放进稻田了。这个环节如何操作呢?

  专家:养殖成蟹的苏南地区一般在3~4 月,水温5~10 ℃时,每亩选晴天投放5公斤左右10克规格的蟹种进入复堆河内;同一田块内尽量放养同规格的蟹种,不同规格的蟹种混养时,饲料投喂一定要充足。

  主持人:放进稻田的蟹如何进行饲养管理呢?

  专家:蟹属杂食性,常用的植物性饲料有玉米、小麦、豆粕、水草等,动物性饲料有杂鱼、螺蚌肉、蚯蚓、蚕蛹、动物内脏等,也可使用颗粒配合饲料。投喂时按照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投饵法,坚持“荤素搭配,精粗结合”的原则,科学投喂饵料。每天08:00—09:00 和17:00—18:00 各投喂一次, 上午投喂食量的1/3,下午投喂2/3。饲料投喂在环沟内两侧。植物性饲料和动

  物性饲料的理论日投饵量为蟹体质量的6%~8%,颗粒配合饲料的日投饵量为蟹体质量的3%~5%。平时要勤检查蟹的吃食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如果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 小时内就被吃完,就说明投饵量不足,应该适当增加投饵量,如果在第二天还有剩余,就要适当减少投饵量。

  主持人:这是蟹饲料的投喂方法。那在水质调控上呢?要如何操作。

  专家:水质调控方面:5~6月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5~10 厘米;7~9月高温季节,每7天换水两三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10月后每15~20天换水1 次,每次换水10厘米。平时要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水质过肥应及时换水,换水时要保持水位相对稳定,可边排边灌。6~10月间,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环沟底质。夜间巡塘时,若发现蟹抱住稻秧,侧卧于水面,则说明田水缺氧;如果发现蟹大批上岸,说明水体已严重缺氧,应立即加注新水,增加水体溶氧。

  主持人:在水位调控方面呢?

  专家:水位调控方面:1~6月,保持田面水深40厘米;7月水稻返青前期,田面水深保持在5~10厘米,以利让蟹进入稻田觅食;水稻生长中期,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进行烤田,通常采用轻烤的办法,适当缩短烤田时间。烤田结束后立即将水位恢复。8月水稻拔节后期,田面水深可增加到最大水位;水稻收割期将水位逐步降低直到田面露出,以利水稻收割。

  主持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与以往单纯的养殖蟹有什么区别吗?

  专家:蟹常见疾病主要有纤毛虫病、甲壳溃疡、白斑综合症等,平时要经常检查蟹体,定期使用药物进行预防。防治水稻病虫害时注意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避免使用含菊酯类型的杀虫剂。施药前适当加深田间水位施药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安全使用浓度,将药喷洒在水稻茎叶上,施药后及时换水。

  主持人:敌害防控方面呢?

  专家:稻田养殖蟹的敌害较多,如蛙类、水蛇、水老鼠及水鸟等,平时要注意清除,如及时捞除蛙卵,池边安放捕鼠器等,有条件的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稻草人、驱鸟丝等驱鸟设施,恐吓、驱赶水鸟。

  主持人:关于稻蟹共作,您再来介绍一下如何捕捞蟹?

  专家:幼蟹经过180~200天的饲养可达到商品规格。10月底前后,收割前15~20天 将稻田的水位快速的下降到田面5~10 厘米,然后再缓慢排水,促使蟹集中到环沟中,将蟹捕捞上市。常用的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捕捞成蟹。

  的地笼网眼规格应为1.8~2.0厘米,实施捕大留小。

  主持人:说完了稻蟹共作,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我们还将为您介绍与稻蟹共作有着相似技术内容的稻鱼共作技术,不要走开,马上回来。

  【栏目片花】贴近“三农”、服务“三农”,中国乡村之声《乡村讲堂》正在播出。

  主持人: 欢迎回来,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杨宝林老师。刚刚我们详细介绍了稻蟹共作技术,接下来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再来说说稻鱼共作。

  杨老师,之前就有听众问过,稻鱼共作与其他共作模式相比,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您来介绍一下。

  专家:稻鱼共作时,首先应该夯实稻田四周田埂,以防渗漏、坍塌。然后在蓄水整地后插秧前进行挖鱼沟、鱼溜。一般将鱼溜开挖成圆形,面积占稻田面积的3%~4%,深1米左右,位置设在稻田中鱼沟交叉处。鱼沟的建设:一般将鱼沟开挖成“井”字型,面积占稻田4%~5%,深0.5~0.8米,宽0.5~0.6米。防逃设施建设:稻田四周用聚乙烯网(底部入泥30~40厘米)建设30~40厘米高的防逃网,以防漏洞、裂缝、漏水、田埂塌陷而使鱼逃走。注意进排水处单独进行防逃网安装。

  主持人:稻鱼共作的水稻的生产应如何管理?

  专家:水稻品种应选择生长期长、抗病力强、抗倒伏、分蘖力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移栽时实行宽行密植。

  在管理采用一次施肥法,即将猪、牛、鸡、鸭等的粪便发酵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每亩1000~1500公斤,混合磷肥20公斤,尿素6公斤同时在耕地前施下,形成一种全层施肥法,这不仅对田间鱼无害,而且还有利于水稻和稻田浮游生物的生长。

  主持人:如何确定稻鱼共作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

  专家:(1)稻鱼共作培育鱼种:每亩可放5~6.5厘米夏花1500尾~2000尾,以培育草鱼为主,草鱼占70%,搭配鲤鱼、鲫鱼20%,鲢鳙鱼10%,成活率可达70%左右。

  (2)稻鱼共作养殖食用鱼:一般采用双季稻连养。单季稻田养殖食用鱼,生长周期短,个体小。双季稻连养,每亩放5厘米鲤鱼400尾,草鱼夏花100尾,鲢鳙夏花50尾,适当投饵,每亩鱼产量可达85公斤左右。放养前15天,用50~100公斤/亩生石灰化水趁热泼洒,对鱼沟鱼溜进行彻底消毒。鱼苗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洗3~5分钟,以防发生鱼病。

  (3)放养时间:一般在早稻秧苗移栽返青后放养。

  主持人:稻鱼共作鱼的日常管理如何进行?

  专家:(1)科学喂养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投饵;二是根据各种鱼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实行不同饵料的搭配组合喂养;三是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及鱼的活动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投喂量。

  (2)水质调控: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摄食与生长适宜水温20℃~32℃,pH7~8.5,透明度40厘米,并根据具体季节天气等情况适度调节。

  (3)制定巡查制度:每天巡查一次以上,观察田间情况,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4)病害防治:全面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技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用药或不用药。

  主持人:好的,感谢杨老师的精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