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农场热线:400-527-725

Rice fish culture

稻鱼养殖

稻鱼共生系统

稻鱼共生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农田生态系统,水稻、杂草构成了系统的生产者,鱼类、昆虫、各类水生动物如泥鳅、黄鳝等构成了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使系统自身维持正常循环,不需使用化肥农药,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另外,稻鱼共生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实现系统内部废弃物“资源化”,起到保肥和增肥的作用。

稻鱼共生系统生态模式图

稻鱼共生效益高
稻花鱼是什么鱼?怎么养?
稻花鱼又叫做禾花鱼,是一种生长在水稻田里的鱼类统称,统称是鲫鱼、鲤鱼、草鱼,因为是吃水稻杂草、虫子、稻花等长大的,因此称为稻花鱼。这种鱼生长速度慢,但没有土腥味,其肉嫩骨酥,很是鲜美,极受消费者喜爱,养殖经济效益可观。下面就具体给大家介绍稻花鱼养殖方法技术。
1、鱼苗选择

稻花鱼养殖,一般选择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鲫鱼和鲤鱼两种,放养的时候,鱼苗不能太大,每条鱼苗的平均重量把握在50克左右。要控制鱼苗数量,一亩稻田养殖鱼苗在10至15公斤左右。

2、放养时间

水稻播种时间在3-4月份,4月底进行移栽,因此鱼苗放养可在插秧后一个月进行,一般时间在5月下旬左右,具体可根据当地水稻栽种时间决定。

3、水田要求

养鱼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灌排方便,能确保旱涝保收。稻田田埂、田底保水性能要好,不能漏水。为便于管理,养鱼区尽量集中连片。光照条件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光照条件越好,对稻花鱼的生长越有利。在投放鱼苗种之前,需要对稻田进行清田消毒,清除敌害生物,消灭病菌。消毒药物可选用茶粕、生石灰等消毒药物。茶粕消毒每亩用量20公斤左右,使用前保持水深10-20厘米,茶粕粉碎用水浸泡一夜,加水稀释后泼稻田,15天后毒性消失,即可放养。生石灰要带水消毒,每亩用60-75公斤兑水化开全田泼洒。

4、合理饲喂

稻田里的饲料是非常有限的,需要我们人工定期投放饲料喂养。通常情况下饵料为沼气渣,及其它绿色有机物。尽量避免将未腐熟农家肥施入稻田中,这样不仅影响鱼健康,还可能烧坏水稻,造成鱼苗死亡和稻田减产。

5、日常管理

养殖过程中,稻田的水位是非常重要的。既要保证鱼可以自由游动,又不能超出水稻生长范围。养殖时可以在稻田地势低的地方挖一个水坑,要是稻田水温过低,那么稻花鱼就会游到水坑里,这样有效避免缺水死亡,后期及时补水就可以。

6、注意事项

稻田养鱼要注意农药使用,最好不要用,因此农药喷洒若是稍过量,就会造成稻花鱼大量死亡。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农药使用,在投放鱼苗时就要做好农田除草工作,如果发出病虫害,也不要选择毒性较强的农药喷洒,尽量保证稻花鱼的健康生长。

稻鱼共生的农夫鱼田
稻田种养技术——稻鱼共作

1.养鱼稻田的准备。按SC/T 1009《稻田养鱼技术要求》的规定执行,开挖鱼沟、鱼凼,建好防逃设施。

2.水的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稻田水深应保持在5-10厘米;随水稻长高,鱼体长大,可加深至15厘米;收割稻穗后田水保持水质清新,水深在50厘米以上。

3.防逃。平时经常检查拦鱼栅、田埂有无漏洞,暴雨期间加强巡察,及时排洪、清除杂物。

与传统的水稻种植不同,稻田养鱼模式具有以下两大明显特点:

一是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水稻无药残,品质好。
稻田养鱼借助鱼——水生昆虫——水稻三者之间直接或间接的食物链关系实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鱼吃了部分水生或陆生昆虫,产生的粪便可以供给水稻利用,而水稻产生的有机碎屑也可以作为鱼类的部分食物来源。

二是强化了田间管理,技术含量高。
稻田养鱼综合了水产养殖与传统的水稻种植,属于传统农业的二次创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管理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也就是说,尝试稻渔共作模式之前,要对水产动物与水稻的生物学、病害学、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需求有一定的了解。